风采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版  >  学生工作  >  风采展示  >  正文

追逐梦想的路上不会孤独——记“‘青春矿大’校园年度人物”张克利

发布时间:2020-01-02     点击数量:

张克利参加竞赛

张克利给孩子们上课

“我不知道能否成功,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要风雨兼程”。初入大学时,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学习方式让张克利感到孤独与迷茫,他甚至找到老师进行心理咨询。但是很快,他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立志成为一名航空航天研究员。确立这一目标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转专业到土木学院工程力学专业,并从此开始了他的逐梦之路。星光不问赶路人,光阴不负有心人,2019年,他被评为“‘青春矿大’校园年度人物”。

成人达己,自立自强

张克利来自农村家庭,困难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自立自强的人生态度,也让他多了一份成人达己的宽广胸怀。为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他在学习之余,每周都要前往几十公里外的大许镇去给镇上的孩子们代课。大许镇的很多孩子学习基础很差,但他们明亮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张克利则在赚取生活费的同时,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窗户。补习期间,他一个人代三门课程,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从数学到物理再到化学,枯燥的知识在他的讲解下变得生动起来。他时常对孩子们讲,“家里再穷也要读书,你们有出息了,你们的父母才能挺起腰杆!”。张克利的上课时间是周六周天,但是为了节约时间,他总是周五下午坐三四个小时的公交车赶往大许镇。他说,“我得尽可能地让他们学好,他们之中也有和我一样想研究飞机的呢!”

自立自强,是张克利对自己的要求。通过这份工作,张克利也获得了一些报酬。每次除了给自己留下不多的生活费,他将所有的报酬都寄给母亲。母亲则用这些零钱给张克利的弟弟买文具或者补贴家用。在谈到自己的家庭时,张克利想在寒假带弟弟到徐州来转转,看看大学的样子,让他也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他还说,“父母都是农村人,没出过远门,想要在自己在大学毕业之前带父母去北京看看。”

追求梦想,勇于创新

大学期间,张克利以第一作者申请国家专利一项,第一发明人申请软件著作权两项,第一作者发表国际期刊一篇、第二作者一篇;获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国家一等奖,采矿实践作品大赛国家一等奖一项并担任负责人,采矿实践作品大赛获国家二等奖一项、国家三等奖两项;获互联网+“发现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江苏赛区一等奖,五一数学建模一等奖。一项项高水平成果和荣誉奖项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张克利却说:“想他人不敢想,做他人不敢做,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可以?”

从高中时,张克利便是一个勤于钻研的学生,喜欢在学习之余自己研究一些发明创作。当看到班级同学十分费力地打扫班级风扇上的灰尘时,他便突发奇想,能不能在风扇上加一个类似于雨刷器的小刷子,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用的时候展开打扫灰尘。父母虽然没有多少知识,但是对于他喜欢的事情,总是能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说干就干,在班主任和父母的帮助下,他积极实践,将想法变成了现实。靠着这个小发明,他高中时期就获得了国家专利一项。

到大学后,张克利从没停止在学科竞赛上的实践。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参加了很多学科竞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谈起备赛的艰辛,他苦笑了一下,在外面奔走买材料时,通常每天都带着厚厚的一摞出租车票和疲惫的身体回来,“但是感觉很值,至少我在做我喜欢的事情”。在一次次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他找到了属于他的自信,也书写了他让人敬佩的大学生活。

追求卓越,实现价值

对于学习的态度,张克利有着自己的一种理解。他不赞同那种靠着考前突击复习的方式来学习课程的方法。他觉得,虽然靠着那种方法,在期末考试中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实际上就是为自己挖坑。我们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无论是在升学考试还是工作中,都会得到运用,靠着考前一个星期突击所学的知识,能度过期末考试,但是很快就会忘记,等到真正运用的时候,一切还需要重头再来。所以学习靠的是一步步稳扎稳打,而不是填坑补坑。

歌德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闲暇之余,张克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参加志愿活动,他说他在其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作为贫困建档生,他在国家的资助体系下成长,享受着国家的资助政策,他想回馈国家,回馈社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孩子们讲课、去医院导医或者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挺爱跟那些老人们说说话”张克利说。有些老人甚至把他认作自己的孙子,能够让那些老人感到开心,他也在其中体会到幸福。

青春韶华易逝,奋斗成就人生。张克利用自己的坚强、努力、创新、奉献描绘出精彩的大学画卷,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矿大土木人的追梦故事。

摄影:张克利

审核:李亮

责任编辑: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