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X

ue yuan xin wen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举办土木名家讲坛(2022年第8期)暨学术沙龙(第42期)

发布时间:2022-12-09 浏览次数:

会议现场

院长李树忱教授致开场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孙启良作学术报告

线上腾讯会议

线上腾讯会议

2022年12月08日下午,学院组织召开土木名家讲坛(2022年第8期)暨学术沙龙(第42期),本期主题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特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孙启良作学术报告,本次会议由岩土工程研究所崔振东教授主持。

学院院长李树忱教授参会并致欢迎词,李院长对孙启良教授参会作报告表示热烈欢迎,期待孙启良教授莅临学院进行学术指导,深入开展科研交流。会上,孙启良教授做了题为《南海北部海底滑坡及其灾害效应》的学术报告。孙教授通过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导,得出如下结论:珠江口盆地发育了四期较大的海底滑坡,沉积填充方式、构造、浅层气和海平面变化对海底滑坡的发生较大的影响,海底滑坡的原始体积要比它残存体积大约18%,海底滑坡引发的海啸将会对南海中的岛屿以及周边海岸带来巨大的灾难。孙启良教授对师生疑问进行解答,师生深感收获颇多。

学术沙龙邀请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田壮才老师、学院刘耀徽老师,分别做了题为《浅化内孤立波对海底剪切作用研究》、《基于全波形反演成像的地下浅埋障碍物探测研究》的报告。田壮才老师基于四个不同方向的压力传感器设计一个新型剪切力测量装置,在水槽实验中测量斜坡上浅化内孤立波的剪切力变化,并预估南海内孤立波诱发的水平和垂直剪应力。基于深度学习预测浅化内孤立波诱发的海底剪切力,发现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算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刘耀徽老师以新加坡樟宜机场的漂石障碍物探查项目为例,比较了主动源面波法、微动法与跨孔地震法的探测效果,并通过全波形反演成像算法处理了面波及跨孔地震数据。贯入试验及岩芯取样的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成像方法,全波形反演成像算法拥有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研究结果可为浅埋障碍物的探查提供重要参考。

会上师生积极参与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凸显会议主题。


新闻来源:金珈印 田壮才 刘耀徽

摄影:金珈印 姜涛

责任编辑:姜涛

审核:杨圣奇 李智

上一篇:学院举办2022年第3期海外专家学者报告会

下一篇: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新时期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启动会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苏ICP备05007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