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姓名:常鸿飞
出生年月:1982年3月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博导
研究领域:绿色低碳钢结构、工程结构智能建造与安全监测、服役结构多灾害高效仿真方法与调控技术、智慧应急救援与数字孪生
招收研究生专业与方向:
(1)结构工程。新型装配式模块化钢结构、工程结构智能建造、钢结构智能监测与数字孪生、钢结构加固与性能提升、新型能源基础设施结构创新等。
(2)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工程结构智能监测与安全评估、服役结构多灾害高效仿真方法、智慧应急救援与数字孪生、物理引擎与坍塌机理融合的大变形灾变模拟方法、采动区结构稳定理论与调控技术等。
(3)土木水利工程。工程结构大变形实验技术与视觉识别、服役结构多灾害高效仿真方法、智慧应急救援技术、坍塌灾变的物理引擎模拟方法、采动区结构安全监测与调控技术等。
E-mail:honfee@126.com
个人简介
常鸿飞,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信阳人。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并留校任教,赴剑桥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莫纳什大学、AGH等多所高校进行访学与交流。从事工程结构智能建造、运维、韧性提升与应急救灾的教学、科研和对外技术服务工作,现任建筑工程系副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及青年项目等10余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澳大利亚ARC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负责及参与企业攻关课题多项。获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煤炭青年科技奖,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国煤炭协会等一等、二等科技奖励10余项。获国家一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1门,主持省级、校级教改和课程建设项目6项,获校青年学术带头人、十佳青年教职工、百佳本科教师等奖励称号10余项,指导研究生获江苏省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多项。为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应急管理部及多个省市的科技评审专家,兼任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建筑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结构鉴定检测与加固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等。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灾变结构动态演化机理与救援场景数字孪生体研究,2025-2027,负责人,100万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采空区场地西气东输管道变形破坏时空演化机制及协同防控,2023-2026,课题负责人,30万元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受损钢管节点负载焊板加固全程热、力演化规律及承载机理,2020-2023,负责人,70.8万元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方钢管环口包角加强节点的静动力性能与理论模型研究,2015-2017,负责人,25万元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采动区桥体结构整体稳定机理研究,2013-2017,主要参加人,结题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采动区框架结构建筑物整体稳定机理研究,2008-2010, 主要参加人,结题
7.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重大培育项目,双碳背景下的可循环钢箱集成模块建筑体系创新,2021-2024,负责人,40万元
8. 徐州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钢结构模块化建筑高效连接关键技术研究,2019-2021,负责人,23万元
9.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学科前沿面上项目,受环境腐蚀钢管节点承载力劣化及断裂机理分析,2018-2020,负责人,20万元
1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型贴板加强方钢管节点的承载机理与力学模型研究,2014-2017,负责人,20万元
11. 内蒙古某矿业集团委托攻关,180m高耸钢结构发射塔采动变形分析与监测、治理,2025-2029,负责人,500万元
12. 山东某电力院委托攻关,老采空区上方大型电厂建设利用关键技术,2024-2026,负责人,130万元
13. 某矿业集团委托攻关,钢结构井架振动测试及沉降安全性分析,2020-2026,负责人,140万元
14. 某研究院委托攻关,河北省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支持,2020-2022,负责人,35万元
15. 某检测企业委托攻关,通信铁塔安全监测方案与运营损伤分析评估研究,2024-2026,负责人,50万元
16. 中交集团攻坚项目,深部超大跨地下空间勘察设计关键技术与装备,2024-2028,子题负责人,30万元
17. 山东、安徽、山西等企业委托攻关,采动区/采空区建筑物、桥梁、隧道、输电塔、库坝抗变形分析与加固治理,2007年至今,负责及参与20余项,>500万元
18. 某电力设计咨询院委托攻关,电力基础设施新型结构体系研发与抗震、抗爆性能提升关键技术,2019年至今,负责人,>200万元
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情况
一. 部分论文
[1]. Thermal-mechanical behaviour of hollow section trusses during welding reinforcement under service loads,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5, (JCR一区SCI)
[2]. Numerical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of grout-filled GFRP tube repaired corroded CHS T-joints.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24, (JCR一区SCI)
[3]. 方钢管局部加强节点的静动力性能与设计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年(独著)
[4]. 负载下焊接环口板加固钢管T形节点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3.7
[5]. GFRP管-灌浆料修复锈蚀钢管节点受压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22.10
[6]. GFRP 管夹层灌浆修复锈蚀圆钢管 T 形节点受压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1.12
[7]. 槽钢连接的装配式矩形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平面内受弯性能分析[J], 建筑结构学报, 2018.12
[8].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llar plate reinforced SHS T-joints: effect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s and chord stres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0, (JCR一区SCI)
[9].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geometrical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vertical inner-plate reinforced square hollow section T-joints: A finite element study[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0(JCR一区SCI)
[1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corroded thin-walled CHS T-joints with grout-filled GFRP tube repairing[J], Thin-Walled Structures,2022.6(JCR一区SCI)
[11].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vertical inner plate reinforced square hollow section T-joints[J],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8.6(JCR一区SCI)
[12]. Component model for pull-out behaviour of headed anchored blind bolt within concrete filled circular hollow section[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7.5(JCR一区SCI)
[13].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bending response of laminated double channel beams in modular building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9.12(JCR一区SCI)
[14]. Flexural behaviour of pairs of laminated unequal channel beams with different interfacial connections in corner-supported modular steel buildings, Thin-Walled Structures,2021.9 (JCR一区SCI)
[15]. Evaluation of superimposed bending behaviour of laminated channel beams in modular steel buildings subjected to lateral load, [J] Thin-Walled Structures,2022.6 (JCR一区SCI)
二. 部分授权发明专利和编制标准、规范
1. 标准规范:《煤炭工业矿井抗震设计规范》(英文版),参编
2. 标准规范:《单边螺栓技术规程》,参编
3. 标准规范:《既有户外广告设施检测鉴定及风险评估技术规程》,参编
4. 发明专利:BLIND BOLT FASTENING DEVICE,俄罗斯,2710694,2020.1.9
5. 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扭转自锁柱柱连接节点,中国,201911015695X,2024.4.30
6. 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弹出式自锁柱柱连接节点,中国,2019110157168,2024.12.10
7. 发明专利:一种钢管节点环口贴板包角加强的方法,中国,201220589987.1,2016.11.15
8. 发明专利:All-steel double-plate self-resetting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device and method,澳大利亚,201510625360.5,2017.5.18
9. 发明专利:自平衡门架抗地表变形实验装置,中国,201310722418.9,2015.11.11
10. 发明专利:建筑物自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方法及其结构,200710133619.X,2010.9.15
11. 发明专利:BLIND BOLT FASTENING DEVICE,美国,US10941803(B2), 2021
12. 发明专利:一种定位卡扣推转式单边螺栓紧固件,中国,202110069402.7,2022
13. 发明专利:一种适应不均匀沉降的自复位装置,中国,202210104737.2,2023
14. 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钢结构的摇摆复位节点及其使用方法,中国,202411548325.3,2025.9
15. 发明专利:一种滑移扩展式变形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试验方法及装置,中国,202510167509.3,2025.9
三. 获得学术奖励
1. 2024年,高性能装配式钢结构韧性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一等奖(排名1/15)
2.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采动区建筑物稳定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13)
3. 2024年,大跨度钢结构智能建造与安全服役保障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中国发明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4/6)
4. 2023年,高性能金属阻尼器设计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一等奖(排名8/15)
5. 2023年,基于监控的网架杆件等效替换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二等奖(排名4/10)
6. 2022年,垮落法开采隧道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5/10)
7. 202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排名1)
8. 2021年5月,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排名1)
9. 202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排名1)
10. 2021年,江苏省工程师学会,钢结构高效装配及性能提升关键技术,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 1/9)
11. 2021年,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基于地铁应用环境的高水材料性能研究,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二等奖(排名3/7)
12. 2020年,中国煤炭学会,煤炭青年科技奖(排名1)
13. 2019年,淮海科技奖委员会,方钢管节点新型装配及加固方法及承载机理研究,淮海科技创新一等奖(排名1/10)
14. 2017年,江苏省政府,采动区框架结构抗变形理论及关键技术,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2/11)
15. 2016年,中国煤炭学会,矿区绿色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4/17)
16. 2013年,中国煤炭学会,大直径筒仓滑模施工平台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5/13)
17. 2011年,中国煤炭学会,矿区环境优化与景观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11/13)
18.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塌陷区桥梁沉陷治理技术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