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四川文化起源,不忘本源,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访川中古迹,寻古蜀遗迹”实践团于8月5日上午抵达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参观了解。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邀请到了都江堰景区管理局的宣传人员来讲解都江堰的历史与现当代的实用价值和传统文化价值。直至今日,都江堰最重要的作用仍是分洪减灾、引水灌田,这也是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故都江堰也被称为“天府源”。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据宣传讲解人员所说,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而鱼嘴和分水堤保证了内江的含沙量较少和内外江在汛期和旱期的水流量。在游览过程中,管理局的宣传人员为大家讲述了关于都江堰的不少历史事件,例如司马迁考察都江堰、诸葛亮设兵护堰、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以及黄炎培都江堰办学等众多事件。有趣的是,三国时蜀国的猛将马超,居然是都江堰管理局的第一任“局长”。
在宣传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由鱼嘴,到飞沙堰,再至宝瓶口,深切的感受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带来的好处,四川也由于都江堰真正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玉垒山腰的二王庙,是广大四川人民为了表达自身对于李冰父子的崇敬之情,而将其神化为二郎神等传说中的仙界之人所建造的神庙,李冰父子在此庙中,受到世代四川人民的供奉与敬拜,感谢他们为四川发展做出的贡献。
经过一天对都江堰工程的参观,以及宣传讲解人员的解说,让实践团成员直观的感受到了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与宏伟远大的构想,辉煌的古秦朝文化生动的体现在了大家眼前。同时,让成员们升起了对古代劳动人民和官员的深深敬佩与敬仰,真正认识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四川人民以及两千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每个实践团成员心中升起了浓浓的自信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