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党建风采  >  正文

着力人才聚集,科研教学并重——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建工系教职工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1-07-10     点击数量:

 


科研不停,育人不止。在践行“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道路上,我院建筑工程系党支部于科研上攻坚克难,于传承中去粗取精,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获评我校2018-2021年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教学科研两路走

建筑工程系党支部营造出了尊重学术、崇尚学术、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作为公认的“教学大系”,建筑工程系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与科研同样平等的位置上,做到“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

建筑工程系党支部党员教师人均年教学工作量360学时以上,其中课堂教学85学时,讲课优良率保持在100%。“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大多是我们来教授的。”三十年来在一线积累的教学经验终于在今年达到“井喷”,建筑工程系专业核心课程《结构设计原理》和《结构力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吕恒林教授和夏军武教授获得土木学院建院以来的首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江苏作为土建大省,自然要起到引领作用。”面对如何通过教育引领土建发展的难题,江苏省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恒林教授身先士卒,在学院和支部里动员多名学科带头人牵头承担教材编写任务,出版10余本教材,并有多本入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和住建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通常来说,比起成效相对快的科研,教学研究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教研成果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评估和衡量。但建筑工程系党支部教师秉承着老一辈人的教育精神,不计回报地潜心投入。“提升教学水平是个良心活”“教书育人就要最纯粹地付出”是建筑工程系党员教师的一致理念。

除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建筑工程系党支部成员还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人人搞科研,人人出成果”,形成了一种“比学赶超”的氛围。“大家都自发地跟着科研成果多的老师学习,使自己不断进步。”“白天忙着教学工作,晚上要抓紧时间看文献。”在朋辈互相带动的作用下,近几年,全支部教师共发表高质量SCI论文220篇、EI论文92篇,获得授权国内发明专利66项。

科研设备逐年增

建筑工程系党支部积极整合资源,聚力主动出击,成功获批江苏省土木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

重点实验室的获批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靠建筑工程系几十年来的不断沉淀。吕恒林教授感慨道:“当年的第一个实验室,是从一个空架子开始的。”建筑工程系节省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从吊车、反力架到耐久性试验机、抗变形试验机……随着科研成果不断落地,实验室的设备也在逐渐更新换代。

2020年,土木工程学科获批学校唯一的高水平科研建设项目,在抗震、防火、抗变形三个传统优势的科研基础上,由叶继红教授牵头筹建模拟火灾和地震耦合作用下的振动台。然而,振动台的建设却遭遇了重重阻碍。火震耦合振动台属国际先例,毫无前人经验可借鉴,负责的科研团队只能自己摸索。

为了早日拿出方案,全系所有领导和教师组成“上水平项目”建设小组,反复讨论、设计、认证,甚至主动牺牲自己节假日的时间投入振动台的设计中。作为负责人之一的陈伟副教授带领建设小组赴多地进行调研,与十几家企业先后召开了十余次方案设计讨论会。

加班加点、熬夜通宵于他们而言已是家常便饭,而面对资金短缺、施工不畅、电力增容等重重困难,建设小组表示,“不计一切代价也要把它搞出来!”几经周折后,目前基础设施已经浇筑完毕。

振动台广泛适用于民用建筑、输电塔、核电站、巷道、隧道、边坡等多方面研究对象。建成后,科研队伍就可以模拟真实灾害环境,进一步研究国内外亟待解决的多灾害耦合系统问题。他们期待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在未来建筑建设中发挥作用,抵抗更复杂的灾害,更好地保障建筑安全。

关怀培养育人才

党支部先后荣获徐州市“彭城恩师”先进集体、中国矿业大学十佳党支部、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党支部书记尹世平教授认为人才培养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就都是靠人积累出来的”。建筑工程系党支部和系的班子都秉承了优良的传统,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目前,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学科有13名教授,16名副教授,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省级人才9人次。

近年来建筑工程系党支部可谓“求贤若渴”,每年引进高质量人才,却又不只限于引进人才。支部致力于保障新进教师的科研时间,减轻教学任务,分担他们的压力,让年轻教师在建筑工程系党支部的人文关怀之下快速成长。

建筑工程系党支部于2017年获批“精准结对帮扶,提升党支部教研和育人水平”的创新计划。教学资历深的教师指导年轻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科研思路大胆的教师便与其他教师广泛交流,建筑工程系党支部在向上的氛围中实现着所有教师的共同进步。

不仅如此,“结对帮扶”还推广到了教师与学生间。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之余,党支部教师还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竞赛奖项50余项。面对满满的时间表,他们却乐在其中,“指导大创是和学生一起进步的过程,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有所得。”

由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较为繁杂,支部成员的聚合也十分不易,因此党支部把握每一次聚集成员的机会,将党建和业务交流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每一次的支部会议上,成员们不仅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还积极地进行学术探讨。这种做法也使支部成员们在思想上得到了全方位的升华。

万木中挺立,百舸中争流。如今的建筑工程系党支部将创建全国样板党支部作为奋斗目标,开始了新的探索。

 

责任编辑:朱玉晓